首頁
關於新民黨
組織架構
黨徽
口號
議員
文章
最新活動
政策倡議
新聞中心
立法會事務
影片集
青年委員會
加入新民黨
黨員 / 「新民之友」
職位空缺
聯絡我們
葉劉淑儀網站
容海恩網站
黎棟國網站
陳家珮網站
  • 新民黨 回應國家主席習近平於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

    新民黨感謝國家主席習近平不辭勞苦,連續兩天親自來港,出席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大會暨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六屆政府就職典禮中,為新一屆行政長官李家超及特區政府主要官員監誓,並發表重要講話。新民黨認為習主席表達了中央政府對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殷切關懷及堅定支持,既肯定了香港在國家發展及開放作出的貢獻,同時為「一國兩制」的準確實踐、香港的定位及未來發展指出明確方向。新民黨感到非常振奮及鼓舞。 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表示: 習主席在今天的講話中再次強調要準確落實「一國兩制」,他回顧了五年前,他在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大會上說過的 「中央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堅持兩點,一是堅定不移,確保不會變、不動搖;二是全面準確,確保不走樣、不變形。」習主席再重申上述要點,明顯是表示,中央政府將長期堅持落實「一國兩制」,正如他昨天抵達香港時亦說了,「『一國兩制』是個好制度,具有 強大的生命力,能確保香港長期穩定。」換句話說,即使道路漫長,只要中央不動搖,我們不走樣,彼此堅定走下去,必然會有美好成果,「一國兩制」將行穩致遠,不會完結,港人不必擔心。 至於如何達致「一國兩制」不走樣,習主席提出了「四個必須」: 「第一,必須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一國兩制』方針是一個完整的體系。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是『一國兩制』方針的最高原則,在這個前提下,香港、澳門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長期不變,享有高度自治權。」 「第二,必須堅持中央全面管治權和保障特別行政區高度自治權相統一。」我認為這是代表中央全面管治權和香港的高度自治是有機結合的,香港尊重及接受中央的全面管治權,自後能享有高度自治。 「第三,必須落實愛國者治港。」我認為這是理想當然的,全世界也一樣。還有一點很重要的,對香港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喜訊,就是習主席多次提及香港具有獨特地位及國際優勢。習主席在講辭開首已開宗明義,指出香港在國家改革開放的洪流中有獨特的貢獻。他說:「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有史以來,香港同胞始終同祖國風雨同舟、血脈相連。」、「回歸祖國後,香港在國家改革開放的壯闊洪流中,敢為天下先,敢做弄潮兒,發揮連接祖國內地同世界各地的重要橋梁和窗口作用,為祖國創造經濟長期平穩快速發展的奇跡作出 了不可替代的貢獻。」習主席高度肯定香港能與國際接軌的獨特優勢,這是不可替代的。 未來,香港要在國家對外開放的格局中,持續發揮重要功能。「香港同內地交流合作領域全面拓展、機制不斷完善,香港同胞創業建功的舞臺越來越寬廣。」習主席肯定了香港過去為國家所作的貢獻,亦肯定了香港擁有獨特的優勢,將來能與內地有更多合作,有更大的發揮。 此外,習主席對特區政府提出四點希望,「第一,著力提高治理水準;第二,不斷增強發展動能;第三,切實排解民生憂難;第四,共同維護和諧穩定。」 習主席亦表達了對年輕人的關懷,「青年興,則香港興;青年發展,則香港發展;青年有未來,則香港有未來。」這些亦是習主席過去不時強調的。我們「要引領青少年深刻認識國家和世界發展大勢,增強民族自豪感和主人翁意識。」我認為這點非常重要,青年工作的確是我們必須繼續做,及必須做好的。 最後,習主席寄語「願將黃鶴翅,一借飛雲空。」香港必須準確落實「一國兩制」,繼續做好國家與世界之間的橋樑,定能再闖高峰。新民黨和我均對於習主席的講話感到十分鼓舞。 新民黨常務副主席黎棟國表示: 習主席今天的講話十分振奮人心。他首先指出「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記載著華夏先民在嶺南這片土地上的辛勤耕作。鴉片戰爭以後的中國近代史,記載著香港被迫割讓的屈辱,更記載著中華兒女救亡圖存的抗爭。」他勉勵我們,「『一國兩制』是前無古人的偉大創舉。『一國兩制』的根本宗旨是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中央政府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國家好,為了香港、澳門好,為了港澳同胞好。」 接著,習主席回顧了他在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大會上,曾經說過 「中央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堅持兩點,一是堅定不移,確保不會變、不動搖;二是全面準確,確保不走樣、不變形。」今天,習主席重申「『一國兩制』是經過實踐反覆檢驗了的,符合國家、民族根本利益,符合香港、澳門根本利益,得到14億多祖國人民鼎力支援,得到香港、澳門居民一致擁護,也得到國際社會普遍讚同。這樣的好制度,沒有任何理由改變,必須長期堅持!」 習主席對於香港有四個希望,「第一,著力提高治理水準。第二,不斷增強發展動能。第三,切實排解民生憂難。第四,共同維護和諧穩定。」這四個希望,正正是非常之準確地點出香港特別行政區新一屆政府應該怎樣繼續為「一國兩制」的事業奮鬥 。 習主席亦特別關注目前香港市民的期望──「房子住得更寬敞一些、創業的機會更多一些、孩子的教育更好一些、年紀大了得到的照顧更好一些。」這些正正是全港市民所期盼的。 習主席特別關愛年輕人,他指到「青年興,則香港興;青年發展,則香港發展;青年有未來,則香港有未來。」習主席鼓勵我們,「要引領青少年深刻認識國家和世界發展大勢,增強民族自豪感和主人翁意識。」特區政府必須要「要幫助廣大青年解決學業、就業、創業、置業面臨的實際困難,為他們成長成才創造更多機會。」 在習主席這番勉勵之中,香港已進入「一國兩制」五十年不變的中間點,我們大家一定要攜手共同努力,為我們的未來打拼。國家正為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走上新徵程,「香港一定能夠創造更大輝煌,一定能夠同祖國人民一道共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榮光!」 - 完 -

    了解更多
  • 新民黨 熱烈歡迎國家主席習近平到港

    國家主席習近平剛於今日(30日)下午乘高鐵專列抵港,並向社會大眾發表講話,新民黨表示熱烈歡迎,及感謝國家對香港的關懷。 習主席表示相隔五個春秋後再度來港,他的心、中央政府的心,一直牽掛香港、與香港同胞在一起。新民黨感謝習主席及中央政府對香港的關愛,事實上,不論在抗暴或抗疫,國家一直是香港最堅實的後盾,力挺香港跨過種種挑戰和考驗,這是無容置疑的。 新民黨強烈認同習主席所言,「一國兩制」是個好制度,具有強大的生命力,能確保香港長期穩定。新民黨祈願港人與國家同心,堅信篤行「一國兩制」,支持特區政府施政,香港的未來將更美好,港人也會擁抱更光明的未來。

    了解更多
  • 新民黨 熱烈歡迎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回歸25周年大會

    對於新華社報導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出席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大會暨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六屆政府就職典禮,新民黨表示熱烈歡迎及鼓舞。 香港自1997年7月1日回歸祖國懷抱後,至今已歷經四分一個世紀,「一國兩制」取得非凡成就,香港在挺過黑暴、實施了《港區國安法》、完善了選舉制度後,順利有序地完成了選舉委員會、第七屆立法會及第六任行政長官三場重要選舉,實現愛國者治港,邁向由治及興的新階段。 在香港回歸25周年這別具意義的大日子,得到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慶典,反映中央政府高度重視及關懷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發展,是香港的莫大榮譽,亦是廣大香港市民的熱切期盼。新民黨期望屆時習主席的指導講話能對香港的發展及新一屆特區政府的施政,提供清晰明確的方向,讓「一國兩制」行穩致遠。 中央政府一直是香港最堅實的後盾,新民黨熱切期望習主席能親臨香港指導,讓香港特別行政區昂首邁向新征程。

    了解更多
be an insider
立即登記成為新民之友!

新民之友好處一

Lorem Ipsum is simply dummy text of the printing and typesetting let. Lorem Ipsum has been the industry.

新民之友好處二

Lorem Ipsum is simply dummy text of the printing and typesetting let. Lorem Ipsum has been the industry.

新民之友好處三

Lorem Ipsum is simply dummy text of the printing and typesetting let. Lorem Ipsum has been the industry.

2016-2020年工作報告
青年委員會
新民黨文章
立法會事務
影片集

最新資訊

Lorem Ipsum is simply dummy text of the printing and typesetting let. Lorem Ipsum has been the industry.


  • 文章
  • 新聞稿
  • 立法會事務
如果七一後做全民強檢  
  文章  
香港回歸廿五周年前夕,疫情持續反彈,6月26日單日確診個案升至1917宗,已是連續多天四位數字,真是如李白詩曰「抽刀斷水水更流」,彷彿無論如何也無法截斷傳播鏈。 一海之隔的澳門又如何?澳門一直緊隨內地的抗疫策略,已持續長時期清零,不過最近都被Omicron攻入,雖然單日確診個案只有百多宗(昨日升至190宗),但是澳門行政長官賀一誠已形容為「疫情嚴峻」(6月23日),並且快速應變,「不會躺平」,包括關閉酒吧、蒸氣浴室等場所,禁堂食等等,最重要是果斷決定做三次全民強制核酸檢測加快速抗原測試,再補個別地區強檢。市民不做強檢的話健康碼會轉黃色,不能出入公共場所,不能乘坐公交,若給司警發現,會立即送去做強制檢測,要待至有檢測結果才可離開。澳門政府的措施層層推進,有望遏止疫情。 香港的抗疫路大不同,過去特區政府拖拖拉拉,我們已錯過進行全民強制檢測的最佳時機。此外,以往說要做全民強檢時,連帶要克服兩大難題,一是指香港的檢測能力不足以應付全民強檢;二是說全民強檢要配合全民禁足才有效,這可是個大難關。 不過,此一時彼一時,香港目前的情況已和之前大不同,最主要是疫苗接種率已大大提升。截至昨日,已打第一針的市民有92.6%,第二針88.5%,第三針也有63.6%,算是有了全民屏障,因此,即使現在進行全民強制檢測,我認為無必要全民禁足了。 此外,若現在做全民強檢,我建議以混合形式進行,即是核酸檢測加快速抗原測試。特區政府選定日子,要求全民先做快測,並且須在指定網上平台呈報結果。由於特區政府已有全港市民的疫苗接種記錄,大可運用程式以市民的身份證號碼(或其他身份證明文件)記錄市民的快測結果。第二步才是全民強制核酸檢測。 至於香港的檢測能力,我建議仿傚澳門的做法,用十管一測的方式,如果十管裡有呈陽性,該十管的市民會收到通知,要到檢測中心覆檢,以確定是誰人染疫。另外,特區政府可以參考早前的做法,派員上門為行動不便的長者及市民做檢測。 如此這般,至少有望揪出隱形傳播者,讓香港內部社會面清零。同時,外防輸入也要加強,例如海外來港人士必須有核酸檢測陰性結果才可登機,到港後亦必須再做核酸檢測等等,這些措施鬆懈不得。 新一屆特區政府幾天後便會上任,抗疫仍是壓倒一切的任務。所謂新人事新作風,期望新任行政長官連同新任醫務衛生局局長,能果斷推出強而有力的抗疫措施,包括全民強檢,盡快遏止疫情,讓香港能與內地及海外通關。
行政會議解惑  
  文章  
新一屆行政會議成員名單於上周三(6月22日)公布後,我收到很多朋友及市民的訊息,也接受了不少傳媒訪問,發現社會大眾對行政會議的角色及功能不完全了解,我作為新一屆行政會議召集人,就在這裏跟大家解釋一二。 首先,《基本法》對行政會議的性質及工作有明確界定。《基本法》第五十四條列明「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會議是協助行政長官決策的機構」,而第五十六條亦說明「行政長官在作出重要決策、向立法會提交法案、制定附屬法規和解散立法會前,須徵詢行政會議的意見,但人事任免、紀律制裁和緊急情況下採取的措施除外。行政長官如不採納行政會議多數成員的意見,應將具體理由記錄在案」。 行政會議制度沿用百多年 行政會議的前身是行政局,這制度已沿用百多年,一直行之有效,《基本法》保留了這個制度,由九七年前的「總督會同行政局」(Governor-in-Council)演變成九七後的「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Chief Executive-in-Council)。九七前,行政局的會議文件會用紅筆寫著「the Council advised and the Governor ordered」,九七後則改為「the Council advised and the CE ordered」。「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要就很多政策作審批及決定,例如兩電的利潤管制協議,這是行政主導的由來。 要留意的是,行政會議是行政長官的顧問團,我們向行政長官提供意見,但是沒有立法權也沒有執行的權力,有聲音建議加強行政會議的實權,我認為行不通亦不需要,否則行政會議變成六司十五局之外的三不像部門,既架床叠屋,更會導致彼此權責不清,擾亂行政長官施政。 集體負責制與集體保密制 由九七前傳承下來的優良傳統是集體負責制。事實上,行政會議容許成員在會議內自由表達不同意見,甚至會有激辯,但是當「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就某政策拍板通過作了決定後,我們便需集體負責,支持特區政府施政。 集體保密制是另一項十分重要的原則,行會成員可以在會議內表達不同意見,但是不能在會議外披露會議內的討論內容,更不能披露行會文件。集體保密制與集體負責制相輔相成,是行政會議暢順運作的關鍵。新一屆行會成員都是經驗豐富、身經百戰的前局長、公職王,深諳這些規矩,維持集體保密及集體負責,並無問題。 此外,新一屆行會成員有不同政黨的領袖暨立法會議員,也有無黨派的資深立法會議員,這個構成有助政黨及議員把市民的聲音帶入行會,有助行政長官掌握民意,對於改善行政立法關係、加強合作、加快推動政策十分有利。 行會召集人應與行政長官緊密合作 至於大家很關注的行政會議召集人,首先我十分感謝候任行政長官李家超對我的信任,委任我為新一屆的行會召集人。我認為召集人十分重要,應與行政長官有十分緊密的合作,包括商討行會會議的議程安排、加強對外解釋政策等等。 不過,即使我是召集人,一個人的能力始終有限,唱獨角戲是沒用的。正如候任行政長官李家超提出的「我和我們」,行會成員都是不同範疇的專家,屆時大可分工合作,不同界別的專家向公眾解釋不同的政策,那就事半功倍。 其實本屆的行會已有設立不同範疇的政策小組(policy group),原意是讓成員提出議題,大家一起討論、研究,不過2019年後特區政府有大量緊急事情要處理,政策小組便鮮有著落。新一屆行會大可延續這些政策小組,加強交流。 年輕人應先累積經驗 最後,有意見認為行政會議缺乏年輕成員,我認為無可厚非。畢竟行會是特區政府的高層次諮詢組織,討論的是影響全香港的政策,成員需要有豐富的知識、經驗及閱歷,未必是年輕人能輕易駕馭。若年輕人有志從政、貢獻香港,大可以加入政黨政團,從事地區服務,投身選舉,或者加入諮詢組織,甚至投考政務官,投身政治助理等等,累積經驗,假以時日,必有所成。
回歸25載 香港創未來  
  文章  
轉眼間,香港已回歸祖國25周年,在這四分之一世紀裏,「一國兩制」整體成功落實,香港維持單獨的經濟、金融、稅務、司法等制度,資本主義社會和港人生活方式基本不變。然而,25年下來,香港的確累積了一些深層次問題有待破解,包括土地房屋嚴重短缺,房價過高,20多萬人擠住劏房,還有產業結構過窄,經濟增長放緩,年輕人缺乏向上流動的機會等等,這些都是新一屆特區政府需要直面及處理的。縱使如此,我認為在香港回歸25周年的這一刻,大家應一起展望香港下一個25年,香港的未來將會一片光明。 首先,中央政府為香港制定香港國安法,撥亂反正,保障了社會秩序及公共安全;完善選舉制度保障了政治安全,香港順利舉行了選舉委員會、立法會及行政長官選舉等三場重要選舉,立法會恢復秩序及提高效率,香港得以體現「愛國者治港」,邁向良政善治,讓港人受惠。 在政治安全的基礎上,香港要開創下一個25年的光輝未來,特區政府必須具備前瞻性的目光,特別要在經濟發展、創新科技這兩大範疇加倍努力。 必須推進「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 第二,「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建構「雙城三圈」的概念,能把握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為香港帶來的機遇,讓香港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香港必須好好把握,特區政府必須好好推進。 「北部都會區」指整個元朗、天水圍、粉嶺/上水,以及古洞北/粉嶺北、洪水橋/廈村、元朗南、新田/落馬洲、文錦渡和新界北新市鎮。當中有些項目已在進行中,例如擴展古洞北新發展區至馬草壟、擴展洪水橋/廈村新發展區至流浮山及尖鼻咀,特區政府正在進行收地等工作;新鐵路項目北環線亦已定了走線。另外就是擴容提升落馬洲河套區港深創新及科技園至佔地1,100公頃的新田科技城,以和深圳合作發展創科,構建「雙城三圈」中的「深圳灣優質發展圈」和「港深緊密互動圈」,加上發展與沙頭角接軌的「大鵬灣/印洲塘生態康樂旅遊圈」這個第三圈,特區政府必須抓緊進度,提速推進,加快融入大灣區的發展。 重視創科 強調「香港創造」 第三,特區政府要加倍重視及推動創新科技的發展,不能再蹉跎下去。正如陳祖恒議員在其「制訂全盤工業藍圖,推動香港工業發展」的議案指出的,「特區政府必須抓緊機遇,推動科研及工業技術融合,加快建立人才庫及推動官、產、學、研合作,將科研成果商品化」,進一步優化 Made in Hong Kong(香港製造)至 Made by Hong Kong(香港創造),對此我十分認同。 其實早在回歸前已有不少相關研究及倡議,例如已故中大校長高琨教授及楊綱凱教授兩位物理學家,早於1991年已出版研究著作《Technology Road Maps for Hong Kong - An In-depth Study of Four Technology Areas》,當時他們已認為香港很有創科條件,建議香港發展資訊科技、生物科技、新材料科技及環保科技,可惜政府一直沒跟進。 1995年,我出任工業署署長後,亦委託了麻省理工大學的Industrial Performance Center ,研究香港作為供應鏈樞紐,如何運用創新科技提升製造業,如何利用香港的資本市場促進創新產業的發展,當時的研究領域包括紡織與服裝、電子業、資訊科技及生物科技等等,研究著作《Made by Hong Kong》於1997年出刊,可惜政府仍是沒跟進。 回歸後,前行政長官曾蔭權於2007年進行政府改組,把「工商及科技局」改名為「商務及經濟局」,即是把負責經濟發展的決策局去工業化、去科技化,只依賴金融業及旅遊業來支撐經濟發展,直至梁振英出任行政長官才終於在2015年設立「創新及科技局」,可惜為時已晚,香港在創科發展方面已浪費了很多年,遠遠落後於內地城市。 來到今天,香港要吸引全球創科專才、成為創新科技中心,除了投放資源,更要具策略地聚焦發展。我認為應發展適合香港的高端產業、先進的製造業而非傳統製造業。因此,新一屆政府架構改組把「創新及科技局」改為「創新科技及工業局」,是非常與時並進的做法。 年輕人將有更好出路 總結而言,我相信香港在國家全力支持下,把握新田科技城項目的機遇,搞好經濟與創科,好好融入大灣局發展,年輕人將有更好的出路,一起開創香港的下一個25年。
新民黨 回應國家主席習近平於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  
  新聞稿,焦點  
新民黨感謝國家主席習近平不辭勞苦,連續兩天親自來港,出席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大會暨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六屆政府就職典禮中,為新一屆行政長官李家超及特區政府主要官員監誓,並發表重要講話。新民黨認為習主席表達了中央政府對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殷切關懷及堅定支持,既肯定了香港在國家發展及開放作出的貢獻,同時為「一國兩制」的準確實踐、香港的定位及未來發展指出明確方向。新民黨感到非常振奮及鼓舞。 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表示: 習主席在今天的講話中再次強調要準確落實「一國兩制」,他回顧了五年前,他在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大會上說過的 「中央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堅持兩點,一是堅定不移,確保不會變、不動搖;二是全面準確,確保不走樣、不變形。」習主席再重申上述要點,明顯是表示,中央政府將長期堅持落實「一國兩制」,正如他昨天抵達香港時亦說了,「『一國兩制』是個好制度,具有 強大的生命力,能確保香港長期穩定。」換句話說,即使道路漫長,只要中央不動搖,我們不走樣,彼此堅定走下去,必然會有美好成果,「一國兩制」將行穩致遠,不會完結,港人不必擔心。 至於如何達致「一國兩制」不走樣,習主席提出了「四個必須」: 「第一,必須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一國兩制』方針是一個完整的體系。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是『一國兩制』方針的最高原則,在這個前提下,香港、澳門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長期不變,享有高度自治權。」 「第二,必須堅持中央全面管治權和保障特別行政區高度自治權相統一。」我認為這是代表中央全面管治權和香港的高度自治是有機結合的,香港尊重及接受中央的全面管治權,自後能享有高度自治。 「第三,必須落實愛國者治港。」我認為這是理想當然的,全世界也一樣。還有一點很重要的,對香港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喜訊,就是習主席多次提及香港具有獨特地位及國際優勢。習主席在講辭開首已開宗明義,指出香港在國家改革開放的洪流中有獨特的貢獻。他說:「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有史以來,香港同胞始終同祖國風雨同舟、血脈相連。」、「回歸祖國後,香港在國家改革開放的壯闊洪流中,敢為天下先,敢做弄潮兒,發揮連接祖國內地同世界各地的重要橋梁和窗口作用,為祖國創造經濟長期平穩快速發展的奇跡作出 了不可替代的貢獻。」習主席高度肯定香港能與國際接軌的獨特優勢,這是不可替代的。 未來,香港要在國家對外開放的格局中,持續發揮重要功能。「香港同內地交流合作領域全面拓展、機制不斷完善,香港同胞創業建功的舞臺越來越寬廣。」習主席肯定了香港過去為國家所作的貢獻,亦肯定了香港擁有獨特的優勢,將來能與內地有更多合作,有更大的發揮。 此外,習主席對特區政府提出四點希望,「第一,著力提高治理水準;第二,不斷增強發展動能;第三,切實排解民生憂難;第四,共同維護和諧穩定。」 習主席亦表達了對年輕人的關懷,「青年興,則香港興;青年發展,則香港發展;青年有未來,則香港有未來。」這些亦是習主席過去不時強調的。我們「要引領青少年深刻認識國家和世界發展大勢,增強民族自豪感和主人翁意識。」我認為這點非常重要,青年工作的確是我們必須繼續做,及必須做好的。 最後,習主席寄語「願將黃鶴翅,一借飛雲空。」香港必須準確落實「一國兩制」,繼續做好國家與世界之間的橋樑,定能再闖高峰。新民黨和我均對於習主席的講話感到十分鼓舞。 新民黨常務副主席黎棟國表示: 習主席今天的講話十分振奮人心。他首先指出「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記載著華夏先民在嶺南這片土地上的辛勤耕作。鴉片戰爭以後的中國近代史,記載著香港被迫割讓的屈辱,更記載著中華兒女救亡圖存的抗爭。」他勉勵我們,「『一國兩制』是前無古人的偉大創舉。『一國兩制』的根本宗旨是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中央政府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國家好,為了香港、澳門好,為了港澳同胞好。」 接著,習主席回顧了他在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大會上,曾經說過 「中央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堅持兩點,一是堅定不移,確保不會變、不動搖;二是全面準確,確保不走樣、不變形。」今天,習主席重申「『一國兩制』是經過實踐反覆檢驗了的,符合國家、民族根本利益,符合香港、澳門根本利益,得到14億多祖國人民鼎力支援,得到香港、澳門居民一致擁護,也得到國際社會普遍讚同。這樣的好制度,沒有任何理由改變,必須長期堅持!」 習主席對於香港有四個希望,「第一,著力提高治理水準。第二,不斷增強發展動能。第三,切實排解民生憂難。第四,共同維護和諧穩定。」這四個希望,正正是非常之準確地點出香港特別行政區新一屆政府應該怎樣繼續為「一國兩制」的事業奮鬥 。 習主席亦特別關注目前香港市民的期望──「房子住得更寬敞一些、創業的機會更多一些、孩子的教育更好一些、年紀大了得到的照顧更好一些。」這些正正是全港市民所期盼的。 習主席特別關愛年輕人,他指到「青年興,則香港興;青年發展,則香港發展;青年有未來,則香港有未來。」習主席鼓勵我們,「要引領青少年深刻認識國家和世界發展大勢,增強民族自豪感和主人翁意識。」特區政府必須要「要幫助廣大青年解決學業、就業、創業、置業面臨的實際困難,為他們成長成才創造更多機會。」 在習主席這番勉勵之中,香港已進入「一國兩制」五十年不變的中間點,我們大家一定要攜手共同努力,為我們的未來打拼。國家正為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走上新徵程,「香港一定能夠創造更大輝煌,一定能夠同祖國人民一道共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榮光!」 - 完 -
新民黨 熱烈歡迎國家主席習近平到港  
  新聞稿,焦點  
國家主席習近平剛於今日(30日)下午乘高鐵專列抵港,並向社會大眾發表講話,新民黨表示熱烈歡迎,及感謝國家對香港的關懷。 習主席表示相隔五個春秋後再度來港,他的心、中央政府的心,一直牽掛香港、與香港同胞在一起。新民黨感謝習主席及中央政府對香港的關愛,事實上,不論在抗暴或抗疫,國家一直是香港最堅實的後盾,力挺香港跨過種種挑戰和考驗,這是無容置疑的。 新民黨強烈認同習主席所言,「一國兩制」是個好制度,具有強大的生命力,能確保香港長期穩定。新民黨祈願港人與國家同心,堅信篤行「一國兩制」,支持特區政府施政,香港的未來將更美好,港人也會擁抱更光明的未來。
新民黨 熱烈歡迎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回歸25周年大會  
  新聞稿,焦點  
對於新華社報導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出席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大會暨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六屆政府就職典禮,新民黨表示熱烈歡迎及鼓舞。 香港自1997年7月1日回歸祖國懷抱後,至今已歷經四分一個世紀,「一國兩制」取得非凡成就,香港在挺過黑暴、實施了《港區國安法》、完善了選舉制度後,順利有序地完成了選舉委員會、第七屆立法會及第六任行政長官三場重要選舉,實現愛國者治港,邁向由治及興的新階段。 在香港回歸25周年這別具意義的大日子,得到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慶典,反映中央政府高度重視及關懷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發展,是香港的莫大榮譽,亦是廣大香港市民的熱切期盼。新民黨期望屆時習主席的指導講話能對香港的發展及新一屆特區政府的施政,提供清晰明確的方向,讓「一國兩制」行穩致遠。 中央政府一直是香港最堅實的後盾,新民黨熱切期望習主席能親臨香港指導,讓香港特別行政區昂首邁向新征程。
議會發言 |就《2021年施政報告》致謝議案發言  
  立法會事務  
在《施政報告》中,行政長官在持續改善民生有關市區更新方面,接納了市建局在「油旺地區研究」所提出的建議,包括涵蓋整個油麻地和旺角舊區的市區更新概念藍圖,以及「轉移地積比」和「街道整合」等新規劃工具。長遠而言,油旺並不是全港唯一需要更新的地區,市區老化的情况,早已經由旺角、油麻地、深水埗這些較早開發的地區,蔓延至港九多個地區及新市鎮。因為好多舊區的樓宇及城市環境都出現嚴重的「雙老化」問題,非常需要透過更新,才可改善居民的生活。因此,本人非常樂見這具前瞻性的建議得到政府支持,亦好期望未來可以透過民、官、商的協作,加快舊區更新步伐。巿區老化的情況涉及全港,所以需要加快改善,期望政府、樓宇業主同發展業界,都能夠把握舊區更新的新機遇,隨住發展潛力的增加及新規劃工具的應用,投放更多資源,結合公私營力量,加快舊區更新,締造「雙贏」局面,令巿民生活居住環境變得更美好。 同時,亦留意到《施政報告》有好大的篇幅在推動有關「邁向 2050年前碳中和」,而在整體方向上本人當然非常支持,亦都好樂見環境局透過成立新的氣候變化與碳中和辦公室,加強統籌及推動深度減碳工作,令更多青年人都可以積極參與。除此之外,都希望政府能夠善用現有資源,例如利用 OPark 的承載力,進一步加強社區廚餘回收的收集工作,推動更好的綠色社區發展。 此外,特別希望建議一下有關保護兒童方面,為了避免再有「童樂居」虐兒悲劇事件再次發生,除了必須要加強照顧者的培訓之外,都留意到按現時提供幼兒服務的照顧者比例並不理想,0-2歲幼兒的照顧者比例是一個照顧六個,可見是有非常急切的需要培訓更多照顧者,希望政府可以研究政策提供更多資源,在現時就業市場不樂觀的環境底下,吸納更多有意投身幼兒照顧、有心有力的從業員,相信如果政策得到改善,同時亦有效提升婦女就業率。本人支持議案。謹此陳辭。感謝主席。
就《2021年施政報告》致謝議案發言  
  立法會事務  
多謝代理主席,雖然我只得兩分鐘時間,但我亦都想講一講「一國兩制」如何行穩致遠。 對政府內部來說,改組是必然的。其實政府改組,我們新民黨在2011年6月,即11年前已經提出。後來梁振英先生出任特首,當時他也差不多採納我們的意見,推出大規模政府改組。相信對代理主席你都記得,當時因得不到「反對派」的支持,便胎死腹中,直至2015年年尾,梁先生才推出創科局。分拆運房局已經在立法會有了共識,我相信我們亦同意成立文化體育及旅遊局。至於其他的調整,下屆無論哪位人士出任特首,只要拿出來討論的話,都不會有很大的問題,沒有所謂越俎代庖的問題。 我想講一下「一國兩制」如何行穩致遠。看一看這兩年來特區政府抗疫的表現,我覺得很多特區官員真的要克服他們心理上的障礙,就是他們對內地制度的拒抗。對內地的一些做法,覺得香港人是不會接受,或者是對於一些西方理念,例如保障人權自由及私隱等一知半解,令到我們沒有真正與內地接軌,促進香港融入國家的發展大局。根據「一國兩制」的概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我們說的是大局,是大方向,當然不是說內地的一切我們都「照抄」過來,很多東西我們亦不能「照抄」,但如果我們不跟國家的大方向一起走,「兩制」是十分困難維持下去。所以我覺得特區政府未來的官員一定要打破心理上的一些障礙,不要害怕市民不接受,要發揮領導的功能,要勇於改革及創新,才可以配合全球及國家的大趨勢。時間有限,多謝代理主席,我謹此發言。
就致謝議案的發言  
  立法會事務  
多謝主席,我亦要再次多謝主席,知道我們十分希望就疫情辯論,便將施政報告的辯論環節調整,讓我們在第一個環節可以就現時的疫情提出意見。 一如既往,我十分支持行政長官的施政報告。我要趁這個機會多謝前線的醫護、紀律部隊及在高危的崗位上負責清潔、保安及物流運輸界的工作人員,我對他們表示崇高的敬意,亦感謝他們在過去的兩年來為廣大市民抵抗疫情所作出了的無私貢獻及犧牲。這次的疫情的影響性的而且確是前所未有,比起當年2003年的非典型肺炎嚴重得多。2020年1月23日出現第一宗新冠狀病毒個案的時候,當時沒有人會估計這個疫情會持續兩年,亦估計不到對本港的社會經濟民生帶來這麼大的傷害。因此,第一個給我們的教訓,就是我們除了要做好手上的工作外,正如習主席所提點,要將抗疫做到目前「壓倒一切的任務」之外,我相信特區政府不會十分清閑,但將來特區政府都要撥一些資源來想想香港未來的發展。據說,新加坡政府有一個committee on the future,為未來籌劃的委員會,讓我們看看這個世界未來會有什麼大趨勢及挑戰,我們才可以未雨綢繆。 目前的疫情如何嚴峻,很多位同事都已經講過,我亦不想再複述,只不過本人作為一位母親,見到有年幼兒童去世,感覺到十分傷感。特別當我知道每一位母親懷孕懷胎十月,照顧了三四年的小孩子離去,一定是十分傷心。我對所有喪失親友的市民,表示最深切的慰問。 我很高興知道在國家主席的指令之下,中央政府高度重視香港的疫情,由港澳辦統籌,韓正副總理領導,廣東省連同深圳會全力支援我們,來彌補我們資源上的不足。眾所周知,我們的檢測能力不足、隔離設施不足及運送人手不足,導致我們日常必需的食物供應不足,令市民恐慌。我相信有了中央的大力支持,這些瓶頸都可以陸續迎刃而解,但需要的是時間,所以希望政府可以讓市民知道在這個艱難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有心理準備,要打一場持久戰。大家可以看看武漢用這麼果斷的措施,「封城」都需要七十六日,我相信香港是無可能出現在武漢及西安的「封城」,但需要大規模的檢測,在五個專班的支持下,相信我們會採納更果斷、更進取,英文來說更「aggressive」 的措施,但都需要時間。希望政府可以告訴市民,要有打持久戰的心理準備,要萬眾一心,才可以克服這個危機。 我亦想講一講在哪一方可以有改進,除了沒有預先做好準備外,其實香港做得相當不錯。去年,我們有幾十天的「清零」,不知道是否當時有一點自滿,沒有留意到世界上出現了另一種病毒株omicron,在南非開始快速擴散。在今次抗疫的過程中,政府最令人垢病的,最需要改善的,有好多同事已提及,我的黨友容海恩議員、簡慧敏議員及邱達根議員已提及,「安心出行」沒有即時定位追蹤功能,是非常令人遺憾。我已經多次指出我不明白為何我們的科技創新局局長還不斷強調「安心出行」沒有追蹤功能,好像十分害怕市民不接受沒有保障私隱。其實最近個人私隱專員已經在立法會,非常明確地解釋如果我們為了保障公共衛生去蒐集個人資料,純粹為了這個目的,是完全不會違反《個人資料(私隱)條例》。為何特區政府的主要官員,他對於基本人權及法律都不認識。我覺得「安心出行」當然比不上內地的「健康碼」或新加坡的智能手機系統。新加坡的智能手機收過採用藍牙功能,而得知市民接觸過什麼人。不懂得使用智能手機的人長者,他們亦獲派發一個wearable token,即是在手上佩戴的一個追蹤器,讓他們可以追縱病毒的傳播。我記得在2003年時,特區政府動用警察及CID協助追查病毒傳播,但今天仍然都動用10,000名紀律部隊,用人手追查病毒傳播,是否十分落後,事倍功半?我們應該大量使用大數據,剛才亦有同事提及,林醫生亦已說過,因為我們的醫療系統都是使用大數據。當然現在不能即時解決,但長遠而言,必須要使用此科技,特別國家給了我們一個國際創科中心的地位,自詡有很多科技發展的潛力,應該要多用大數據,將來政府要看一看如何彌補這個缺陷。由於我們繼續使用人手追蹤是沒有太大作用,政府應該將這些追蹤人手解散,調配他們到其他真正有用的工作崗位。 此外,我亦十分同意,很多同事已提及,政府人員當然十分努力,我亦知道很多部門呼籲他們已退休的同事回來幫忙,亦有很多退休人員一早已經出來幫忙。例如我們黨的執委譚榮邦先生,前郵政署署長,他亦在call centre,幫助政府致電佩戴手環的市民,他都是分毫不取的幫助了半年。他幫助的時候,亦見到有很多七八十歲的舊同事,遠遠在大埔開車出來幫忙。除動用政府熟悉的退休公務員外,其實社區有大量有心人士,希望將來民政署可以扮演一個更強的統籌角色。雖然在社區上協助防疫是高危的,有風險的,但在適當的保護下,我相信每一個地區都有不少政黨、非政府機構及社團,願意出來幫忙,不論打電話、分配防疫物資抑或分派快速測試包,他們都十分願意,未必需要收取很多金錢。所以我希望將來政府可以善用民間資源,大規模地動員,如果我們再遇到這樣的疫情,資源可以用得更好。 我還想講一下對經濟的傷害。去年,當Omicron還未襲港時,香港已經因為執行「外防輸入」的措施,在金融方面我已經聽到我們已經失去很多生意。有些外國投資者因為香港出入太不方便,據說有些family office已經搬往新加坡。當然剛才有同事提及用郵輪做隔離,但其實這些郵輪已經全部離開香港:一間已經清盤, 而另一間已前往新加坡。很多外商及外國投資者因難以忍受香港這些不方便的出入措施,表示如果香港在六月仍未開放,他們便會撤離香港。我十分同意我們的同事孫東先生所言,如果香港沒有了國際特色,沒有了國際網絡,香港對國家還有什麼功能及價值呢?所以我們非常有需要盡快克服這疫情,恢復本地居民及國際的投資者對香港的信心,讓我們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及國際商貿中心的地位不會受到永久的傷害。我聽到很多市民向我說,不論是外籍市民或本地居民,其實香港人是十分有耐性,只要排隊檢測的人龍短一些,他們也十分願意排隊,甚至在寒風中,他們亦樂意排隊。我們是一個十分文明的社會,市民絕大部份都是理性的,但很多人認為他們作出這麼多的犧牲,忍受了兩年,何時才可以走出疫情?現時在國家大力支持之下,我希望政府可以給我們一個路線圖及時間表,或者是有國家的專家幫助下,可以提供一些數據,預測會有多少確診人數、溫和症狀人士、入院人士數目、需要醫療設施人數及需要多久才可以克服疫情,讓我們有希望。因此,我們需要三部曲:第一,何時重開經濟;第二,何時「通關」,重開我們與內地的聯繫,不論是因humanitarian reason人道理由,抑或是商務理由都非常重要;第三,恢復與國際社會的的來往,這樣香港才可以真正有效地落實「一國兩制」,恢復香港對國家的價值,亦恢復港人與國際投資者的信心。 我謹此陳詞,多謝主席。

關於我們

新民黨以「親近民心,革故求新」為口號,一方面強調兼聽則明,親近民心的重要。另一方面更標誌我們決心和廣大市民一起改革社會弊端,運用中西文化資源及香港人本身的優良拼勁,開創香港歷史光輝的一頁!


Copyrights NPP. All Right Reserved.

聯絡我們

香港灣仔軒尼詩道139號中國海外大廈11樓D-F室
+852-3100-0079
info@npp.org.hk
地區辦事處及更多資訊

網頁導航

首頁

關於新民黨

  組織架構

  黨徽

  口號

  議員

文章

最新活動

政策倡議

新聞中心

立法會事務

影片集

青年委員會

加入新民黨

  黨員 / 「新民之友」

  職位空缺

聯絡我們

葉劉淑儀網站

容海恩網站

黎棟國網站

陳家珮網站